2022/6/14

【日本生活旅遊】古城小鎮、名水之鄉。郡上八幡、岐阜
這裡是名水之鄉,郡上八幡。 自古以來一直是水很乾淨的地方。 現在是日本知名的名水之鄉。 1471年,文明3年,連歌詩人宗祇,在完成古今傳授後,正在返回京都途中,停留岐阜郡上八幡,喝了一口湧出泉水,吟唱詩歌,因此
住日本10幾年,改變了我原有的思想和做法。
和我共事的人會覺得我太過嚴肅、不通情理。
有些在別人眼裡不起眼的小細節,我卻執著看待。
朋友們喜歡聽我用日本角度分析事情。
一開始只是幾個朋友聽我說故事。
接著,變成在台上講給100人聽。
說著說著,寫成了文章。
後來又因為我吹毛求疵的個性,成了餐廳的顧問。
一直以來,我只是忙於觀察日本的四季、生活、文化、道理,卻不知不覺開啟了意外的說書人生。
2022/6/14
這裡是名水之鄉,郡上八幡。 自古以來一直是水很乾淨的地方。 現在是日本知名的名水之鄉。 1471年,文明3年,連歌詩人宗祇,在完成古今傳授後,正在返回京都途中,停留岐阜郡上八幡,喝了一口湧出泉水,吟唱詩歌,因此
2022/4/6
日本人欣賞花草樹木的四季變化,用季節詞寫出俳句、花下席地飲酒宴會,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文化。 賞櫻,起源於奈良時代的貴族生活,後來貴族賞櫻的習慣傳到了武士階層,一直到江戶時代,賞櫻文化才在民間傳播開來。 &
2022/6/14
這裡是名水之鄉,郡上八幡。 自古以來一直是水很乾淨的地方。 現在是日本知名的名水之鄉。 1471年,文明3年,連歌詩人宗祇,在完成古今傳授後,正在返回京都途中,停留岐阜郡上八幡,喝了一口湧出泉水,吟唱詩歌,因此
2022/4/6
日本人欣賞花草樹木的四季變化,用季節詞寫出俳句、花下席地飲酒宴會,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文化。 賞櫻,起源於奈良時代的貴族生活,後來貴族賞櫻的習慣傳到了武士階層,一直到江戶時代,賞櫻文化才在民間傳播開來。 &
2022/4/1
位於箱根的「彫刻之森美術館」,是日本第一個戶外博物館,以自然與藝術為宗旨。最大的特點是大量的戶外展覽,可以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不時觀察天空,並在藝術品內部體驗世界的美景。 「彫刻之
2022/3/29
櫻花季節來了。 東京不少賞櫻景點,比較廣為人知的有千鳥ヶ淵緑道、靖國神社、日比谷公園、上野公園等。疫情之前,吸引不少外國觀光客前來體驗日本賞花文化。 每個
2022/3/3
富士山搭配什麼景最美? 粉紅櫻花? 紅色鳥居? 五重塔? 或是… 雲彩? 從新倉富士浅間神社眺望富士山,擁有所有美景元素,被推崇「日本第一」的最佳景
2022/2/25
「觀光客」和「旅行者」最大的不同… 前者、象徵著為享樂而出遊。 後者、指的是旅途中帶來的經驗。 即便我已經到過山梨縣很多次, 還是說不出所謂的「旅行心得」。 那是因為… 我一直以來, 總
2021/12/24
二年不能和好友S見面,終於相約午餐。見到面那一刻,我們情緒頗激動。 脫下口罩,還是一樣熟識的面孔。但,我們都變老了。雙頰下垂、眼部細紋多出幾條,還多了些我們相互不知道的惆悵。 這二年,變化
2021/12/17
江ノ電電鐵沿線中的長谷站,是我賞紅葉的地方。 車站附近聚集了,日本傳統房子、精緻個性咖啡廳、餐廳。由於湘南海岸的緣故,復古街道上多了海洋味道。以相模灣水產為主的食堂,就在鐵軌旁。 走出車站
2021/12/10
每次去鐮倉,我總是搭小田急線,到藤沢換江ノ島電鐵前往。 由於藤沢是起站,所以只要上車排隊在前面,幾乎能坐到座位。 搭乘江ノ島電鐵是一種享受,緩緩地行進,可以看清每一站的景色。除了走在充滿昭
2021/12/2
日本人的生活主題,大多繞著四季走。 春天看櫻花、夏天祭典、秋天賞紅葉、冬天準備禮物送給照顧你的人,過了聖誕節後,開始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一輪走完,一年也結束了。
2021/11/18
日本疫情降下來,有好一陣子了。 東京曾經一天5000多人,現在只有二位數,有時還來到個位數。以這樣的人口密集城市來看,又沒有任何約束法令下,能降到這樣確實是奇蹟。 許多人還不清楚真正讓疫情
2021/11/11
日本人不吃絲瓜,也不知道絲瓜可以吃。而絲瓜在日本的定義是曬乾後拿來洗澡用。 曾經我在超市蔬菜區裡,看到二條比小黃瓜再胖一點的絲瓜,心喜若狂拿了拿又放回去。價格昂貴是一回事,才二條小絲瓜根本煮不出一大盤,萬一吃了一口
2021/10/22
韓劇《魷魚遊戲》第一關「123木頭人」遊戲中,沒有闖關通過者站在原地,遭四面八方子彈掃射,『嘣、嘣、嘣』全數倒地。 隨著淘汰者的「死亡」,紅衣人主控室裡,顯示著參賽者名字和照片的亮燈,『咚、咚、咚』的一個一個滅掉了
2021/10/1
休息區一片寂靜。我和女兒並肩而坐,在靠近出口的位置。 『我是醫生,那一位是護理師,如果有感覺不舒服請告訴我們,這裡有病床,可以休息。』醫生邊巡視大家的狀況,邊踱步到座位區最前方,面對著所有低頭滑手機的大家說。
2021/9/10
打完第二劑疫苗後的當天晚上,開始陷入生病狀態… 8月底的某一天下午,依照預定時間前往疫苗接種會場。 經過了報到、問診、接種後,在休息區等了30分鐘,確定沒有任何過敏反應後,安
2021/8/19
這一季上檔的連續劇『Tokyo MER~移動的急救室』中,每一集都有情節緊湊的急救過程,成功的救活了所有傷患。 最後一定會來句經典台詞,「死者0」。 放在真實裡,格外諷刺。 &nbs
2021/8/10
沖繩,一個離台灣很近的島。 有著和台灣很像的飲食文化。 帶著和台灣相似的南國熱情。 雖然我在20多年前去過沖繩一次,但那一次,卻發生了難以忘懷的故事。 記得當時,我帶著幼稚園大
2021/8/4
關掉新聞節目。不是不看時勢,而是不想聽到疫情消息。 奧運選手更新自己歷史記錄,與教練抱頭痛哭,全場為他歡呼喝采,粉絲也跟著流淚。自從奧運開賽以來,每日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甚至成幾倍數增加。
2021/7/28
2020東京奧運,從世界矚目,到不被看好,最後不受期待。 不過,開幕式的出場順序和介紹,給台灣一個大驚喜。台灣隊從奧運開賽至今,每天都有奪牌消息傳出,今天更是首度奪金。 雖然感受不到舉國歡
2021/7/22
還記得,女兒抽中奧運馬術比賽門票的喜悅。驚訝、幸運、不可思議。 短短幾個月後,世界風雲變色。一開始,奧會同意無條件退票,接受網上申請。但是,女兒還是堅守著二張門票,願意等到『奧運存活與否』的那一刻。 &nbs
2021/7/12
旅行,往往長途跋涉、跨越縣市,其實就為了追尋知名景點、一種感覺。到了預定地點,望著很一般的夕陽,嘴裡卻硬要說,「此處夕陽最特別」。 我就曾經做過這種蠢事。 櫻花盛開之際,捨去家門前幾百株櫻
2021/6/29
季節,進入夏天。 婆婆的庭院菜園裡,又有一波新生命開始活躍。當然,還有我寄養在婆家的「九層塔」。 已經好久了,我都忘了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曾經,我從台灣帶回一包九
2021/6/16
準備散步到離家遠一點的公園。帽子、口罩、水壺、手帕、攜帶式酒精棉。備齊後,走出家門。 公園旁是市立圖書館。這一天,沒有特別閱讀目的,只想進去翻翻書,看個幾頁也好。 走進圖書館,我的腳步停留
2021/5/19
黃昏時分,從八坂の塔往前望去,西下的太陽從五重塔的右邊漸漸落下,金黃色的陽光灑向街道。 這個畫面經常出現在電視、海報裡,榮獲「京都代表」景觀之一。 而我正是為此景而來。
2021/5/13
這是我在京都的第一個景點,擁有1300年歷史的「伏見稲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以千座鳥居聞名,從本殿走到奧宮,順著山坡,就是千本鳥居參道。 疫情之前,來這裡朝聖的觀光客多到連取個景拍張照都
2021/5/3
雖然已經來過京都好幾次,但是,仍未讓我留下太多旅遊回憶。那是因為,我有親人住在奈良,每回來關西的重點,則放在家庭團聚。 奈良緊鄰京都,就像東京與神奈川,來往距離不遠,再加上京都用餐好氣氛,經常是我與奈良家人外食的好
2021/4/20
從蓼科高原往下走,抵達中山道時已接近中午,雪愈下愈大,路上積雪深及腳踝,沒有車壓碾過的地面,被厚厚雪掩蓋,看不清楚路面標示,停車位置難尋。 而天氣惡劣,卻造就出如夢似幻的景色。
2021/4/15
2月初走了一趟長野。除了露天溫泉的明媚風光外,往高原的沿途也是絕景... -------- 溫泉旅館一夜後的清晨,經過一夜低溫冰凍,水源經過,在寒風中固化成冰,窗外成了白色世界。 #
2021/3/31
在冬天,「雪見溫泉」旅遊,成了我們新計畫。這又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目的地。 這次訂房只有二個主要條件:房間裡有陽台、內附露天溫泉。 我們選擇山景的長野縣蓼科高原,滝の湯
2021/3/17
「溫泉水是藍色的!太夢幻了吧!!」 這是我見到泰葉溫泉旅館露天浴池說的第一句話。 大分之旅第二家旅館,位於湯布院街道郊外。車子開上有點坡度的山路,像是進入森林,彎曲山路兩旁,隱藏著不少幽幽
2021/2/26
這次來大分主要是泡溫泉,天氣寒冷、又是緊急事態宣言期間,原本就打算一整天都待在溫泉旅館裡,哪也不去。 因此,事前我並沒有做任何功課,對想看、想吃、想知道的事完全沒有概念,所知的常識也就從電視節目介紹得知,其餘全仰倚
2021/2/4
曾看過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標題叫『溫泉縣、大分』。 廣告內容是一群舞者在溫泉裡跳水上芭蕾,一段完整舞蹈影片在各種不同浴池表演連結而成,有公共室內浴池、露天溫泉、錢湯、大自然原始溫泉。
2021/1/8
過了2星期的年假,累積了不少工作。昨天,主管宣布準時下班,其他沒完成的工作,留到明天早上來加班處理。 「ㄟ!!8日,不是開始發佈「緊急宣言」(東京、神奈川、千葉、琦玉)了嗎?怎麼還要加班?」平時大家上班時會聊一下確
2021/1/5
「東京鐵塔點亮台灣國旗,紅、白、藍三色燈光」。台日友好活動「台灣祭」消息,在網路流傳。這是個令人感動的活動,很難不去注意。 往年的「台灣祭」,總是能吸引大批日本人前往,嚐試電視上才
2020/12/25
終於追完韓劇《天空之城》了。 這齣劇雖然已經過了將近2年,至今還受眾人追看、討論,最後收視率突破23%。戲裡並非有扣人心弦的浪漫愛情情節,到底是什麼魅力可以引起話題這麼久? 故事環繞在四個
2020/12/22
這是一個森林公園,也是一個複合性戶外度假勝地。有遊樂園、露營烤肉區、一日溫泉設施,園內利用公園起伏的坡度動態,作為不同的主題設計, 600萬顆LED燈點亮森林,成了一個奇幻世界。  
2020/12/18
最近日本政府提出了幾項勸導性防疫政策,像是「勝負的3週」、「停止Go To Travel」、「聚會時間縮短且人數控制5人以下」。「停止旅行」和「減少人數聚餐」可以理解,唯獨「勝負的3週」,這種空虛的口號,完全讓人不理解實際內容到底是什麼。
2020/12/11
防疫生活中,「口罩」已成為必需品,隨著氣候變化口罩材質也跟著不同。然而,戴上口罩說話影響聲量,無法看到臉到表情,也不能傳達正確語意。日本Donut Robotics科技公司為解決這些問題,運用機器人使用的翻譯技術,研發了「智慧型口罩」C-F
2020/12/4
昨天,我在橫濱。過馬路時,走進地下道,誤闖了流浪漢們的居住區。 一條不算長的地下道兩旁,紙箱圍成各式各樣的空間,有的只鋪地上可席地而坐、有的將紙箱折成有屋頂牆的小房間,而裡面放著簡單衣物的全部家當。小空間即是流浪漢
2020/11/27
在路上,不時能看到騎著自行車的Uber Eats配達員,揹著正方形保溫袋穿梭在大街小巷。Uber Eats給人的印象是外送美食,但從今起,日本的Uber Eats改變大家的想法,開始兼外送禮物了。 送禮文化濃厚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