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攜手成大、海生館修復東部首隻擱淺藍鯨骨骼 作為重現原貌參考

海洋保育署攜手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運用3D建模技術輔助原件修復藍鯨骨骼重現原貌,海保署表示,109年1月臺東縣長濱鄉沿海傳出首起長約20公尺小藍鯨擱淺事件,邀集鯨豚相關專家投入研究,110年11月29日與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海生館簽署藍鯨骨骼標本合作備忘錄(MOU),期能重建藍鯨骨骼樣本公開參展,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觀念。
海保署表示,擱淺藍鯨頭骨破碎嚴重且多軟骨組織,需先蒸煮骨骼除肉,再經反覆除油、晾乾及脫色,才能修復定位大片碎裂物件,完成上色及組裝。透過3D掃描建模全身骨骼,結合數位模型完成虛擬組裝,同時模擬修復頭部缺骨,作為重建原件重要參考。圖/海保署提供、文/高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