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頭轉換旗下船舶國籍、大量雇用中國籍船員? 中鋼運通澄清與事實不符
【記者/高培德報導】有關中運企業工會6月26日提出保障中華民國籍海員就業權益,並指控中鋼運通帶頭轉換船舶國籍與大量進用中國籍船員,中鋼運通6月26日澄清表示,船員資格、訓練、發證、福利事項等須參考STCW2010、國際海事勞工、國際勞工組織等公約規定,未限制雇用外籍船員,日本、希臘、德國等國船員短缺,透過船員管理業者指派外籍船員,確保船舶正常營運。
中華海員總工會747期海員月刊「台灣船員之國際化發展」專文指出,中華民國籍船員供不應求,據了解,台灣航商雇用本國籍船員約15%,另85%透過國外船員管理業者指派外籍船員,中鋼運通外籍船員占整體10%,排名主要航商首位。
中國籍船員任職中鋼運通旗下巴拿籍船舶,未依規定指揮調度恐損及商譽,暴力脅持巴拿馬籍船舶更改預定航線,可能遭他國盤查逮捕,中華民國籍軍艦也有權制止,中鋼原料維持安全庫存,且分散自有及外租船舶運輸,降低可能風險。
中鋼運通新造中鋼榮耀輪、中鋼光輝輪、中鋼領先輪等 8 艘船舶入籍中華民國,2016及2017年旗下5 艘巴拿馬籍船舶也歸化中華民國籍。2021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5艘中華民國籍船舶再轉回巴拿馬籍,並透過船員管理業者,雇用外籍船員,確保船舶正常運行。根據統計,截至5月31日,中鋼運通船員約545人,其中中華民國籍占90%,中國籍僅63名,占10.3%。
中鋼運通10艘巴拿馬籍船舶進用約 189名船員,其中中國籍63人、中華民國籍126 人占67%,另中鋼運通12艘中華民國籍船舶進用4 名印尼籍船員,中華民國籍船員達 98.4%,112年63名中國籍船員,相較111年底78名減少15名。
#鮮週報 #中鋼 #中運企業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