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碟新聞報導資料記錄庫查詢

新聞資料來源與技術備份
連結懷舊台灣飛碟網站 →
#台灣飛碟報導歷史資料庫紀錄備份
update: 2024/5/14
更新日期: 2024/5/14
origin: 2011/06/02

蚊虫叮咬導致恐龍滅絕?

#p1   歐美曾流行這樣一款電腦游戲:在時光旅行中,獵人可以射殺恐龍,卻會被從恐龍尸體裡沖出來、尋找新宿主的虱子咬死。   這一情節看似可笑,但誰敢說小小昆虫沒有這樣的威力?近日,美國動物學家提出驚人論斷:昆虫叮咬造成了恐龍滅絕。該觀點剛一披露,就引來許多質疑聲。但更有意思的是,一名中國交叉科學的研究者幾年前就已提出類似觀點,其部分論據恰好能為這位美國學者“解圍”。   “咬虫”讓恐龍染病   提出“昆虫叮咬致恐龍滅絕”的,是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榮譽教授喬治·波伊納。他與妻子合著的《是誰打擾了恐龍?——白堊紀的昆虫、疾病和死亡》一書中提出:“咬虫(biting insect)”的出現和疾病蔓延是恐龍數量減少的原因。   波伊納說:“地質性的和災難性的事件確實對恐龍滅絕有些影響。但單就這樣的事件,無法解釋恐龍滅絕的過程。這個過程事實上經歷了非常非常長的時期,也許有幾百萬年。而昆虫和疾病能夠提供一種解釋。”   波伊納一直在研究琥珀中的古植物和古動物遺體,並認為那裡再現了幾百萬年前的生態環境。波伊納曾從保存在琥珀中的白堊紀晚期昆虫腸道中發現利什曼病病原體,並在另一隻昆虫化石中發現引起瘧疾的有機體。他認為,攜帶各種病原體及病菌的吸血昆虫大量滋生,很可能在恐龍群體中引發了流行病,使得恐龍數量減少。   昆虫讓恐龍斷糧   波伊納還指出,與此同時,恐龍賴以生存的食物(比如羊齒類植物、蘇鐵類植物、銀杏以及其他裸子植物等)逐漸被大量有花植物取代,這些有花植物由於昆虫授粉而擴張到整個地球。恐龍的食物就出現短缺。另外,有些昆虫同樣以植物為生,憑借數量優勢與恐龍爭食。   不過,波伊納的觀點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同。他的研究基於遠古時代DNA序列的實驗數據,而兩年前已有學者指出,地質變遷使DNA的存活失去了基本排列標准。因此,可擴大的DNA序列以及可培養的細菌能否在地質年代中存活,很值得懷疑。   連日來,還有人提出具體問題:如果恐龍無法適應環境變化以及昆虫的增多,為什麼其他的動物就可以適應?“咬虫”能穿透恐龍那樣厚的皮膚嗎?為何恐龍臨近滅絕前的許多蛋殼要麼過厚,要麼過薄?   中國學者3年前就有相似論証   波伊納或許並不知道,三年前,中國武漢交叉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張國文就在《白堊紀蚊子的盛行導致了恐龍滅絕》的論文中提出了相似觀點。張國文指出,中生代刺吸昆虫(如蚊子、虻等)出現導致傳染病流行,這是恐龍滅絕的根本原因。   雖然張國文與波伊納的觀點類似,但他們的論証過程迥異。張國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是以鱉和鱷魚作為佐証,說明了蚊虫對兩棲爬行動物的致命性。   他在兩個相同的大塑料桶中各放進10隻成體甲魚,其中一隻桶用紗布蓋上以防蚊子進入,另一隻桶則敞開,蚊子可自由出入。將兩隻桶置於蚊子較多的室外達72小時。結果發現,用紗布蓋著的桶裡甲魚全部存活,而敞開的桶裡甲魚死了9隻。這說明蚊子確實是甲魚的天敵。   張國文指出,類似事情也發生在鱷魚身上。澳大利亞淡水鱷在旱季經常越地尋找新的水塘,途中隻要停下休息,蚊子就會蜂擁而至,叮在鱷魚身上或眼睛上,許多鱷魚就此癱瘓或失明而死亡。   鄉下試驗得出結論   張國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最初他的推論源自一次鄉下考察。他發現一個甲魚塘因蚊虫叮咬損失慘重,他立刻想到昆虫大發展的時期與恐龍滅絕的時期是有重合的。   恐龍與現代爬行動物具有相似或相近的習性及生理特性,既然蚊子是鱷、鱉等爬行動物的天敵,那麼蚊子很可能也是恐龍的天敵。這就是中國學者的推論。   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張國文笑著說:“當初發表這個觀點時我就知道,它不會被立刻重視。但它早晚會被佐証的。”對於美國科學家的觀點,張國文表示完全贊同,同時他也流露出某種遺憾:“如果當初我有美國科學家那樣接觸化石的機會,應該會做得更好。”   這位中國研究員的論文還恰好解釋了現在盛行的質疑。為何其他物種能適應昆虫增多的環境?這是由於小型爬行動物中的龜、蛇和蜥蜴等,有的穴居,有的兩棲,能躲避蚊虫騷擾﹔鳥類有羽毛護身﹔哺乳動物有驅虫的尾巴——這都是恐龍不具備的。   為何恐龍臨近滅絕前,蛋殼厚薄不均?張國文說,家禽下蛋時,如果偶遇外界刺激,蛋或者縮回體內繼續發育,或者提前排出,這導致蛋殼或厚或薄。而白堊紀末的恐龍下蛋時,受到昆虫刺激發生了同樣的現象。(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王琬瑩 記者張大諾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