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碟新聞報導資料記錄庫查詢

新聞資料來源與技術備份
連結懷舊台灣飛碟網站 →
#台灣飛碟報導歷史資料庫紀錄備份
update: 2024/5/14
更新日期: 2024/5/14
origin: 1994/01/01

鄭和之前 台灣曾為世界邦聯營運中心

前言:

鄭和下西洋留下輝煌的事蹟,經英國業餘學者孟席斯著書指出,鄭

和首先發現新大陸及環繞全球。但是台灣與中國學者齊駁斥,這是

一個明顯的錯誤推論。然而孟席斯所獲知在世界各地蒐集的中國文

物資訊,說明得很清楚,是可以確認的。那麼,在世界各地的中國

文物是如何傳遞出去的呢?這才是今日我們必須追尋的真相。
 
鄭和下西洋 留下輝煌事蹟
 
永樂三年(1405年)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揭開

鄭和七下西洋的序幕。

鄭和出使西洋的人員,主要包括水手、官兵、採辦、工匠、醫生、

翻譯等近兩萬八千多人。根據明史記載,寶船最大者長44丈(約140

公尺)、寬18丈(約57公尺)。九桅十二帆,十六櫓至二十櫓,舵重

四千八餘公斤,共有62艘。中者長37丈,寬15丈,其餘中小船隻還

有百餘艘。並且以歷史古航道測深及艦隊泊駐的港深資料,來推測

寶船吃水為八公尺。據說,1957年5月在南京下關三叉河明寶船廠

遺址發現巨型舵杆,全長11公尺。經測算這支舵高度應有六公尺多

,可作為上述寶船大小記載的實物證明。

鄭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到達今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

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及南亞的印度等國沿海地區。

鄭和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遠航,最遠航行至非洲東海岸。鄭和歷經

艱險,在廿八年(1405年至1433年)航海生涯中到達東南亞、南亞

、伊朗、阿拉伯、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共卅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船隊滿載絲綢、瓷器、金銀、銅鐵、布匹等物從今江蘇太倉瀏

河鎮(古稱劉家港)出發,經福建,廣東到達占城(今越南中部)

、爪哇、舊港(今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巨港)、錫蘭(今斯里蘭卡)

、古里(今印度)等地。船隊每到一個國家,鄭和都以中國使者身

分登上海岸進行訪問,向他們頒賜錦綺紗羅、瓷器、金銀等禮品。

鄭和船隊航行到錫蘭時,今天的可倫坡只是個小海港。當時錫蘭科

提王國的首都就在這裡。鄭和登上錫蘭海岸,當地官員、僧侶、商

人(包括中國商人)在碼頭歡迎中國船隊到來。鄭和對錫蘭佛寺進

行布施,並立下碑記。鄭和第六次出使,曾到榜葛刺(今孟加拉)

訪問。榜葛刺國王帶著官員及迎賓禮儀用品,騎著馬,列隊歡迎鄭

和上岸。鄭和宣讀明成祖詔書,國王拜接,並叩頭謝恩。鄭和第七

次下西洋時,還特地到回教聖地麥加朝聖。
 
英業餘學者孟席斯著書稱 鄭和首先發現新大陸及環繞全球
 
2002年11月4日,英國65歲的退休潛艦指揮官孟席斯(Gavin Menzi

es)發表一部顛覆世界航海史的新書--《一四二一年:中國發現世

界》(1421--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指稱中

國探險家「鄭和」,在十五世紀中期已發現世界上大部分陸地,並

環繞全球。在麥哲倫尚未出生的60年前,鄭和的艦隊即已駛過麥哲

倫海峽,也比葡萄牙航海家達伽瑪早七十多年繞過好望角,比麥哲

倫早一百年繞行世界一周,比歐洲人登陸非洲早了數十年,比哥倫

布早71年發現美洲新大陸,也比英國庫克船長發現澳洲早了350年

,並一度航海到南極附近,也發現了南極和南極的南設特蘭島。因

此廿三個國家的歷史可能從此改寫。

孟席斯1937年出生於中國,畢生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務,因職務之便

足跡遍歷全球不知多少遍,為了撰寫該書,窮十五年之功,根據史

書記載和古地圖的標示,到過鄭和下西洋時所率艦隊經過的每一個

地方,遍歷一百二十多個國家,查考了九百多個世界各地博物館的

文獻史料。依據他所發現的海圖、古代器物和考古研究,撰寫成書

。

孟席斯利用他的天文航海學知識,發現中國人利用明亮的老人星導

航,航行路線非常接近南極。他確定鄭和的航行緯度後,繼續尋求

文獻和考古學證據以證明鄭和實際上確曾繞地球航行一周。他認為

鄭和船隊是世界上最先測定經緯度並應用於航海上的前驅。他考據

鄭和艦隊也比約翰.哈里遜(John Harrison)在1735年因製作航

海天文鐘而能測定地球精確經度提早三百年就有這種技術。

孟席斯認為世上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船隊環球航行,因為鄭和船隊七

次航海回到中國後,大多數紀錄資料雖已銷毀,仍有少數星座圖和

地圖經由外國人而流散到海外。他認為達伽瑪、麥哲倫和庫克在他

們各自的海上探險活動裡,都曾使用過這類地圖,而這些地圖至今

仍散見於世界各地的圖書館。這些地圖都是複製當時葡萄牙國王秘

密收藏、現已不見蹤影的世界地圖,而這份世界地圖又是根據中國

船隊帶回來的數據繪製的。這份地圖上還有一段中世紀腓尼基文字

,內容是一次在1420年繞過好望角前往西非外海維德角群島的航程

,地圖上畫了一艘中國帆船。

根據孟席斯的考據及推算,鄭和船隊第六次下西洋於1421年3月出

發,鄭和率領屬下的太監紅寶、周滿、周文和楊青,8月已繞過南

非的好望角,然後周文的艦隊駛向北美,11月26日這支艦隊到了西

印度群島和波多黎各附近的海域;中國水手不僅抵達美洲,還在美

洲居住,影響當地的文化和農業。周滿的艦隊則航向南美,紅寶艦

隊經過非洲的維德角後,三週即到達巴西,然後繼續駛向南極,據

說曾到過現今英屬的福克蘭島。證明美洲,乃至澳洲、南極等地確

是中國人最先發現。

孟席斯還從DNA鑑定美洲印地安人的方式著手,證明他們和中國人

有血緣的關係,甚至是鄭和水手的後裔。據他說,在他的書付梓後

,DNA發現南美的印第安人有種中國人特有的皮膚病。

他更大膽的論斷,鄭和的水手到過現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羅德島

。當地的土著根本就是這些水手與鄭和艦隊隨船「慰安婦」所生的

後代,而羅德島上仍存的圓形塔建築,則是中國人所造。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圖書館裡,就發現了一幅1424年由威尼斯製

圖家皮奇卡諾所繪的輿地圖,這幅圖在西大西洋上繪有四個小島,

其中兩個島分別叫Amtlilia和Salavazes,和現在的世界地圖比對

下,即發現Amtililia乃是今天的波多黎各,而Salavazes則是西印

度群島的瓜得路波,這表明在1424年皮奇卡諾製圖時,波多黎各等

美洲地帶已為人知或被發現,因此才能出現在地圖上,這比哥倫布

發現以上島嶼早了68年。

在哥倫布之前另有一份1428年份的世界地圖,這是葡萄牙王子唐彼

得從威尼斯帶回來的,這幅圖己顯示後來才發現的麥哲倫海峽及合

恩角附近的Tierra Del Fuego地方稱之為「龍尾」。這「龍尾」的

名稱是頗耐人尋味的,大概只有中國人才會取這樣的名字,從地形

上看,Tirra Del Fuego位於阿根廷的最南端,看起來確實像龍的

尾巴,孟席斯甚至說,智利的國名可能是中國直隸(今河北省)的

音譯,這就更玄了。

孟席斯在威尼斯作研究時發現一個1459年的平面球形圖,其中便已

包括南非洲和好望角,而好望角作為水路通道卻是直到1497年時才

被達伽瑪所「發現」。這個球形圖上也有中世紀腓尼基人的海路記

載和一個中國人舊器物的圖畫。按照孟席斯的研究,歐洲人如皮奇

卡諾或是法拉.茂如1459年所繪的圖,都是根據鄭和艦隊在1421年

探測所得的成果。

1970年,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任南陽艦艦長時,奉派到西澳參加庫

克船長發現澳洲二百年紀念活動,就發現當地報紙就有報導提及可

能是中國人最早發現澳洲。葉昌桐說,當時的報導中提出三項證據

,一是一位英國傳道士日記中提及,他曾在參觀北京故宮時,看到

一個鄭和送給明成祖的瓷盤,繪有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其中竟有澳

洲地圖。可惜這個瓷盤在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後就失蹤了,不過這名

傳道士的日記還保留在英國博物館中。二是北澳達爾文附近的原住

民保護區內,有一小山上有一座廟,竟供奉一泥塑神像,與中國廟

宇供奉的神像很像,當地土著並沒有這種塑造神像的技術,可能是

中國人留下來的神像。三則是澳洲考古學家曾在南澳海邊發現古代

大帆船的殘骸,帆船外觀類似鄭和的寶船。
 
鄭和發現新大陸及環繞全球? 台灣與中國學者齊駁斥
 
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陳信雄說,學術界研究鄭和航海依據有三:一

是追隨鄭和的三名部屬所寫的遊記;二是記載明朝皇帝行政記錄的

《明實錄》;三是出土的十件左右石碑;這三方面史料把鄭和七度

航海所到之處記載得清清楚楚,並沒有到過美洲的記載。

國內鑽研東西交通史、中國海洋發展史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認

為不可能。他提出一個最根本的質疑:當年哥倫布是為了前往東方

而意外「發現」美洲,但鄭和為什麼要前往美洲?從海洋史、經濟

史研究鄭和下西洋的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經濟所合聘研究員陳國棟

表示,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求外國朝貢及貿易(主要是胡

椒和一種叫「蘇木」的紅色棉布染料),當時中國的西洋航線終點

只到印度西海岸,鄭和本人則大都在中途點-麻六甲坐鎮指揮。陳

國棟說,鄭和船隊是在孟加拉看到長頸鹿(即中國所稱的吉祥野獸

「麒麟」,在明朝是貴重禮物),獲知長頸鹿原鄉在今非洲肯亞,

於是派分遣隊前往肯亞尋找,但最遠就到非洲東岸,絕不可能再繞

過非洲南端前往美洲。

對此北京大學一名歷史學者直言,「這簡直太瘋狂了」,他們絕對

無法接受孟席斯的理論。大陸專門紀念和研究鄭和的「鄭和協會」

也批評,「胡說八道」。另一名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家表示,對於古

代中國人的遷移,他已經研究了二十年,但他從未找到確切的證據

,證明中國人曾移居到美洲大陸,談到孟席斯的言論,他說,「這

不是科學,它是科幻小說。」

還有不少學者,也對孟席斯的說法持強烈保留態度,這些人質疑,

鄭和的木製船隊無法在大西洋的暴風雨中存活下來,有些人則說,

歐洲人和中國人製作地圖的方式完全不同,兩者幾乎無法相容。可

知孟席斯的鄭和發現新大陸及環繞全球之說,是一個錯誤的推論。
 
鄭和之前已有中國文物散布世界各地
 
已故學者魏聚賢教授畢生著述致力於證明中國人最先發現美洲新大

陸,著作《中國人發現美洲》千餘頁一巨冊,指出在美洲有十六種

不同的器物上有中國古代文字共七十餘個;在美洲有中國特有的古

代花紋有三種:饕餮紋、雲雷紋和蟠螭紋;在美洲有中國特有的古

物:鼎、鬲、爵、犧尊和倉囷(註1)。甚至魏聚賢教授指出東晉的

高僧法顯,在第五世紀初到過北美和非洲。

1976年1月14日,合眾國際社報導,有兩名潛水夫在洛杉磯外海巴

洛維德士半島附近5公尺至10公尺深的海床上,發現30個重量由150

磅到700磅不等的石錨。這些巨大洞穿的岩石,考古學家認為可能

是在八世紀以前,從亞洲探險者的船隻所遺留的錨。

1996年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擔任中國研究助理教授的許輝(Mike X

u)提出美洲古代在馬雅(Maya)文明之前的源頭──奧爾梅克(Olme

c)文明,其文物上的圖案,包括農業、穀物、天文、雨、宗教、

獻祭、 天空、太陽、樹木、水等的象徵符號,與3600年至3100年

間中國商朝的文字和銘刻比較,兩者之間有很大的相似。

在南美的印加人,其古代陶器文物仍有與中國相同的圖案,尤其有

中國獨有的「龍」,還有語言仍保有與中國相同的音義詞句,這些

顯示美洲文明曾經直接受到亞洲來的文化所影響。其實中南美洲的

原住民,尤其印加人,至今仍然保留著祖先的傳統,其婦女的傳統

禮服樣式和花紋幾乎和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及台灣原住民的一樣。

近年來,由古埃及3700年前的木乃伊檢驗時,科學家做過許多次研

究,均發現含有尼古丁和古柯鹼的成分。但是根據現在的資料顯示

,含有尼古丁的菸草是在十五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才由美

洲傳到歐洲和非洲;而含有古柯鹼之類的植物也是只有在中、南美

洲才有。專家們都認為古埃及的時代在非洲或附近的區域,根本沒

有生長含有尼古丁和古柯鹼的植物,唯有來自美洲。另外,根據埃

及的木乃伊取下的布料是絲綢衣料,這些絲綢衣料根據推斷,當時

應來自唯一能生產絲綢的中國。

由此可以發現在鄭和之前數千年間,中國已與埃及和美洲有貿易的

往來,說明當時就已建立全球性的貿易網,而將中國文物帶到世界

各地。
 
鄭和之前將中國文物帶到世界各地的航海家 - 玻里尼西亞人
 
鄭和發現新大陸及環繞全球一事,很明顯是一個錯誤的推論;但是

,孟席斯所獲知在世界各地蒐集的中國文物資訊,在他的著作中也

說明得很詳盡,是可以確認的,而且還有許多在鄭和之前已散布在

世界各地的中國文物。因此孟席斯所獲知遺留在世界各地的中國文

物,並非僅由鄭和船隊留下的,這是非常清楚的。那麼,那些中國

文物是如何傳遞出去的呢?這才是今日我們必須追尋的真相。

古代的航海技術最有名的民族,有埃及王朝、邁諾人(Minoans)、

腓尼基人(Phoenicians)和後來可以漫長航海的維京人(Vikings)。

3700年前埃及人雖有船隻,可是僅能沿著海岸航行,從埃及沿著非

洲東岸到達紅海,以及地中海沿岸。 邁諾人約自5400至3200年前

以地中海的克里特島為中心,船隻來往於地中海的任何港口,在埃

及建立一個通商區域。腓尼基人約自3200至2700年前在地中海沿岸

與非洲建立殖民地;其航海僅止於短程航行,以陸地為參考座標沿

著海岸航行,到達鄰近的地中海地區(註2)。一千二百多年前北歐

維京人可以從北海航行大西洋,甚至到達北美建立基地;但是這些

航海家並沒有到達中國、南美洲的記錄,讓人懷疑是否在這些高明

的航海家之前有更高明的古代航海者航行全球,進行著全世界性貿

易活動?

一九五一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在費城舉行第一一八次會議,人類學組

討論三天關於亞洲與北美橫渡太平洋的文化接觸問題,共提出論文

十四篇。多數主張亞美兩洲文化的遷移不僅道經白令海峽,亦有橫

渡太平洋的。

另外在智利維德山發現人類文明遺跡和美國加州聖羅沙島遠古女性

骨骸,由發現地點及年紀推論,美洲最早移民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自

玻里尼西亞或南亞從海路駕駛舟船抵達北美大陸後,沿著海岸散居

。

近年來,已發現古代唯一可以航行全球進行貿易網的航海家,只有

在大洋洲的玻里尼西亞人。近代科學家曾根據歷年觀察天文累積下

來的資料推論:距今2500年以前,玻里尼西亞人從南太平洋上的家

園登舟後,不必依靠陸上的地標,藉著天狼(Sirius)與大角(Arctu

rus)兩顆星的指引,順著南向的貿易風,航行二千多哩後,到達夏

威夷。並且他們可以在不見邊際的太平洋中,根據自然現象,譬如

日月、星象、海流、風向、飛鳥、雲層變化、海洋生物等,確定航

向,進行雙向航行,橫渡佔有地球表面大約三分之二面積的太平洋

,來往於夏威夷、復活節島和紐西蘭三地幾千公里之間,甚至到達

非洲東邊的馬達加斯加島(註3)。可以說玻里尼西亞人是可以到達

全世界各地的優秀航海者,他們的優越航海技術,比邁諾人、腓尼

基人和後來北歐的維京人還要精良。因此,數千年前,唯一可以航

行全球進行貿易網的航海家,只有古代玻里尼西亞人。
 
玻里尼西亞人出自台灣
 
到底古代玻里尼西亞人有何能耐,可以環繞全球通行無阻呢?讓我

們來瞭解玻里尼西亞人。玻里尼西亞人是太平洋上分布最廣的民族

,屬於南島語族。南島語族就是使用的語言被歸類為南島語系(Aus

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的民族。南島語族現今遍布於整個太

平洋及印度洋中的二萬多個島嶼和中南、馬來兩個半島上,散佈於

地球表面約三分之二的地區,包括大洋洲的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

西亞、玻里尼西亞和夏威夷、紐西蘭、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

非洲東岸邊的馬達加斯加、南美洲西岸邊的復活節島等各地島嶼的

語言。這個語族的分布估計約有二億八千萬的人口;南島語約有五

百種,成為世界上種類最多的語系和地理分布最廣的語言。

近年來,南島語族由台灣為起點遷移出去的說法,即台灣是南島語

族的「原鄉(homeland;或稱「起源地」)」,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

同。因為在台灣約有三十萬說南島語的原住民,現在還能辨認出來

二十幾種不同的語言,這是全世界南島語族成員最密集的一個地方

,而他們的語言又最為分歧。根據語言學的一條定理是:一種語言

的起源地,是在它的各種類型(方言或語言)最分歧、種類最多的一

個區域,當然台灣就被看成南島語系最早的起源地。

另外,從考古學上來看,台灣原住民文化史從七千年前大坌坑文化

以來有其連續性。台灣原始社會的考古研究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

全島沿海、內陸地區已發現的遺址至少有一千五、六百處,仍繼續

發掘中。這些遺址中所發現的古代文化資料相當豐富,包括五萬年

前東海岸八仙洞的長濱文化、三萬年前台南的左鎮人、五萬年前高

雄的大岡山人等,已將漢人來台墾殖之前的文化史建立一個相當細

緻的輪廓,可說明台灣應是環太平洋地區的最早文化的發生地。

1975年,二位語言學者施得樂(Shulter)與馬爾克(Marck),首次提

出台灣是南島語族「原鄉」的主張。最近有二位學者,一位是語言

學家布勒斯特(Robert Blust)博士,他在198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

語言學觀點:南島語族原鄉》(註4),認為南島民族的原鄉應該是

在台灣,由台灣開始擴散出去的。另一位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南島

語族共同祖源的考古權威、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貝爾伍德(Peter 

Bellwood) 1997年7月,貝爾伍德發表了一篇文章《南島語族的擴

散與原南島語》,完全採用這個看法。

根據貝爾伍德的推論,距今約五千年,南島語族從台灣開始逐島遷

移,在數個世紀中經菲律賓、婆羅洲、西里伯斯、爪哇、帝汶、馬

里亞納群島、蘇門答臘、新幾內亞、斐濟、東加、密克羅尼西亞、

玻里尼西亞、夏威夷、印尼、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等島,最後到

紐西蘭(註5)。一九九五年,史塔羅斯塔(Starosta)更明確指出台

南平原就是擴散中心。
 
 
南島語族七階段擴張時空分佈圖 (Peter Bellwood繪)
 

1998年8月10日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生物學家張伯斯對「人類去氧

核糖核酸(DNA)分析」的新技術進行遺傳基因比對的研究,提出成

果報告顯示,住在包括夏威夷南太平洋島嶼的玻里尼西亞人及紐西

蘭的毛利族的祖先,源自南方蒙古人種,以台灣為起點,經過許多

世紀的時間越過太平洋,逐島南遷到現在的聚居地。因此,根據遺

傳基因的比對,上古時代在大洋洲航海技術最優越的玻里尼西亞人

,血統出自台灣,可以當作佐證。那麼,南島語族使用什麼航海工

具從台灣遷移出去及航行於無邊無際的大洋中呢?
 
南島語族從台灣遷移及航行大洋工具 ─ 聚落型船筏「雞籠」
 
根據口傳歷史,台灣有一種超大型的「聚落型船筏」,運送原住民

族遷離台灣,到達廣袤的太平洋各島嶼,成為南島語族,可惜今已

失傳。這種「聚落型船筏」的凱達格蘭族語音為「雞籠(Chilung;

基隆的古名同音)」。「雞籠」的原意就是「連結」(union),延伸

為「連結大船」。

「雞籠」是用萬隻以上大麻竹和木材綁紮連結而成。船底是由杉木

墊底,吸水後較重當壓艙,其上才用大麻竹鋪蓋。將上層大麻竹的

竹節鑽通當作儲水用,每一大麻竹的儲水量可以供給一人三十天的

用量。大麻竹上鋪一層棕簑,再覆蓋土壤,種植稻米、青菜或其他

植物,可以生產生活所需用品。在船中央豎罟層、拉帆布,作為航

行平台,架上風帆,以操縱航向,即可航行於大海中。在平台上四

週蓋房屋,可居住數百人,船內有武裝配備。

「雞籠」是聚落型航海運輸的海上船屋,其前後均有兩艘戰艦「艋

舺」保護,可以環繞地球,當作移民之運輸工具。到達適當島嶼全

部上岸後,將整艘船的竹材和杉木解下,建造大批住屋,形成一個

聚落。

現在中南半島的越南和泰國,在河濱或海邊的淺水處,蓋有木材連

結成為水上的房屋,亦稱為「雞籠」。日月潭畔屬於平埔族的邵族

,古代曾於潭水上鋪設木材,在其上覆土種水稻,叫做「浮田」,

清朝以前的文獻就有記載。現代仍在水面上鋪設大面積木板,而在

其上從事各項活動,例如祭祖。這些設施,可以證明引用台灣原住

民「雞籠」之原理。中國長江的「木簰」與「雞籠」相似,其概念

應來自古代台灣原住民的「雞籠」。
 
  
長江木簰的概念應來自古代台灣原住民的聚落型船筏 ─「雞籠」
 

經由「雞籠」的運送各項文物,甚至動植物都可以到達全世界。根

據生物學上的研究,在紐西蘭和南美洲大陸上的動植物種類有許多

共通性,可是專家們並不認為是兩個大陸間,動植物的移動所造成

的現象,而是紐西蘭和南美洲應該來自同一個源頭。然而,紐西蘭

原住民毛利人已知與玻里尼西亞人同源,均是來自台灣的南島語族

。可以說明南島語族從台灣南遷時,經由「雞籠」的運送,攜帶了

相同的動植物隨行,所造成的共通性。由此可知上古時代,到達全

世界各地的航海者,其起源地可能就是台灣。
 
台灣平埔族的商賈將中國文物銷售到世界各地
 
古代台灣在數千年前是否有能力將中國的文物帶到世界各地,以及

成立全球性貿易網呢?

我們先從史書來瞭解。在《書經禹貢》揚州之項有:「厥貢島夷卉

服。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沿於江海,達於淮泗。」經過多

位學者(包括日人伊能嘉矩)的研究,「島夷」指的就是現在的台灣

原住民(註6)。

而且,台灣就是中國人所嚮往的「蓬萊仙島」。如《山海經》所云

:「蓬萊山在東海中,島上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其物禽獸盡白

,宮闕以黃金銀作成。」台灣東北部的金瓜石附近盛產金礦,古代

溪中俯拾即可得金,並有冶煉技術生產金銀。日本學者尾崎秀真認

為「蓬萊山」即為現在的台灣。說明台灣和中國早在四千多年前夏

禹時代就有貿易來往。

尾崎秀真也認為,台灣在五、六千年前,即中國的三皇五帝時代及

以前,中國大陸做為貨幣材料所使用的貝幣,就是子安貝。子安貝

就是寶螺,台灣俗稱「龜螺」,也就是中國古代所稱「寶貝」,產

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洋珊瑚礁附近,中國本區及沿海並不生

產。在中國附近僅有以台灣為中心的黑潮流域附近島嶼生產,因此

尾崎秀真認為中國古代的貨幣材料全仰賴台灣的供應。
   

中文大詞典寶貝釋詞


中國古代貨幣寶貝
 
可知早在四千二百年前、夏朝開國以前,中國與台灣之間已有文化

與經濟交流(註7)。由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商代文物中的海貝,與台

灣東北角海灘上拾得的寶螺比對,兩者幾乎完全相同,由此證明中

國古代的貨幣就是來自台灣供應的寶螺,也證明古代中國與台灣之

間已有文化與經濟交流。
 

霍培華購得日月潭石碑的蝌蚪文

1959年,前住於臺北縣永和鎮的霍培華先生從日月潭購回二片石灰

石版,其上有「蝌蚪文」(註8)。在《雅堂文集》「臺灣遊記書後」

有左列一段文字:「(台灣)諸山名勝,皆蝌蚪碑文,莫可辨識。蝌

蚪為大篆以前之書,豈三代之時華人已至臺?」可得知台灣先民的

「蝌蚪文」,可能是在三代之時文化交流所留。
 
《隋書流求傳》記載台灣土俗,傳曰:「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

東,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在《文獻通考》載有:「

琉求國在泉州之東,有島曰澎湖。煙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

隋朝的「流求國」或「琉求國」就是今日的台灣,並非專指現在的

琉球。「流」、「琉」與「硫」都是同音而互通。中國三大發明的

「火藥」,其主要原料之一就是「硫磺」。台灣北部凱達格蘭族人

以高超的技術煉出純硫磺,做成球狀,古代輸出中國,當作火藥的

原料。由於硫磺煉成球狀,叫作「硫球」,因此被中國以「琉球」

稱作出產地,即古代台灣的名稱。台灣大屯山系古火山噴出的硫磺

礦有北投、小油坑和大油坑,就得到中國古代各朝代的青睞,經常

來台採購,才有「流求國」的稱呼。一直到1697年清朝的郁永河還

到北投採購硫磺運回中國。
 
台灣東北方的古代鹽寮灣工業區有豐富的產品外銷
 
1965年台灣大學林朝棨教授所著《台灣凱達格蘭族之礦業》,結論

中敘述:「凱達格蘭族為採礦和冶煉之名手,在其居住地區從事採

取砂鐵及砂金,開採煤礦、金銀礦、銅礦及硫磺礦,同時進一步在

台北縣海岸從事煉鐵工程,在澳底地區進行煉銅工程,在九分、牡

丹坑一帶使用硝酸從事分離金銀工作,亦製造鐵器或銅器。約四百

年前,漢人開始移入台灣之時,凱達格蘭族早已懂得採煉之技術,

其礦物採煉技術已相當優越。凱達格蘭族人為台灣礦業之開拓者,

漢人及日人乃其事業繼承人。由史料探討,中國的煉鐵、造紙、採

硫磺的技術可能是由凱達格蘭族人傳入的。」(註9)

林朝棨教授所指地點為鹽寮灣工業區遺址,包括鹽寮遺址、仁里遺

址、福隆遺址、舊社遺址、砲台下遺址,北邊有九分與金瓜石,曾

出土的銀碴、銅碴、鐵碴、硫磺及各種冶煉材料,可以證明台灣考

古學上所稱「先民早已有開採金、銀、銅、鐵、硫磺礦及冶煉的證

據」。

鹽寮灣工業區就是冶煉工場之地,可以發現有織貝、製幣、煉鐵、

冶金、煉銀、煉銅等各種工業工場的遺跡及文物,可說是北台灣古

代最大工業文化園區。可知古代台灣的工業已相當發達,其產品應

是銷出中國及世界各地。


鹽寮灣附近古代礦場及煉場遺址分佈圖
 
元代前中國最大貿易國就是台灣
 
中國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少與外域通商,陸路方面僅有絲路將中國

的綢緞和瓷器運銷西方各國,但是經長途跋涉,路徑險惡,翻山越

嶺,運輸量有限,以致中西貿易量稀少,文化交流寥寥可數。海路

方面,在鄭和之前,對外的門戶有限,如連雲港、杭州、泉州等,

尤其所謂海上絲路就是從泉州起始。在鄭和之前,這些港埠的船隻

的構造與設備,僅能短距離來往。因此對外的貿易是從最接近的台

灣開始。

1349年(元朝至正九年)冬,元朝探險家汪大淵所記述之《島夷誌略

》琉球(即台灣)條記載:「…(台灣)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琉黃

、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

處州磁器之屬。境外諸國,蓋由此始」。「境外諸國,蓋由此始」

說明元代以前,中國與台灣經常有貿易來往,並且以台灣為第一貿

易國。另外,台灣不產瑪瑙,但是原住民當作珍貴的財寶,台灣的

古墓中常有發現,這些瑪瑙當然是從外國交易得到的。可知古代台

灣與中國,以及世界各地早有貿易。

台灣的原住民中,居住在北部平埔族的巴賽人是有名的商賈,從古

代一直傳承下來。巴賽商人講求的就是「誠信」。在西班牙人及荷

蘭人來到台灣進行商品交易時,台灣北部仍然是由巴賽商人主導,

一諾千金,深得信任。可知台灣原住民早就有優秀的商賈,可以和

世界各地進行貿易。
 
由屢用雞籠當地名說明台灣曾是世界邦聯的營運中心
 
台灣北部最大的原住民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由口傳歷史「

凱達格蘭」的意義,較正確的說法是「凱達格蘭」,包涵「凱達(K

eta)」和「格蘭(Galan)」二部分。「凱達」一詞為原住民祖先的聖

名;「格蘭」一詞其義為「連結」,現代語稱為「邦聯」(Federal)

之意。為表示世界各地同為有來往的「邦聯」之地,均以「格蘭」

為當地的地名,但因土著語音有些微的差異而稍有不同。台灣語音

的「格蘭」為「雞籠(Kei Lang)」;拉丁語音,被稱為「圭籠」(Ku

ei Lung),例如台灣原住民與荷蘭簽訂的「圭籠合約」,就是「邦

聯合約」;在亞洲各邦聯地名,各有其近似的名稱,中國漢字譯音

為「雞籠(Chilung )」,其他同義異字有「雞南」、「吉隆」等,

例如台北的圓山原名就是「雞南山」,東南亞的馬來西亞首都──

「吉隆坡」,另在《隋書》「赤土傳」有「雞籠島」,都是「格蘭

」之地,即「邦聯之地」。

中國有十八處的「雞籠」地名,包括山、港、關、礁、墟、島,不

可能其地形都像養雞的籠子──「雞籠」(註10)。這些僅是有據可

考的小部分幾處,都是在長江以南,受到兵亂較少,才能經過隋唐

流傳下來。其實古代中國的重要都市在北方,由於經常改朝換代,

地名隨之屢次更改,古代地名流傳至今的非常有限,故「邦聯」的

地名大部分難再查到。由此可知,「雞籠」、「雞南」、「基隆」

、「圭籠」、「吉隆」等,就是「格蘭」的同義字,而這些地名,

其義為表示世界各地同為有來往的「邦聯」之地。

自古以來「台灣」有十餘種不同的名稱,其中依據十六世紀年間,

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母語的「台灣」名稱為「大惠宛(Tahuiyuan)

」,明代曾稱台灣為「大惠國」(註11)。然而「大惠宛」一詞,凱

達格蘭族的語義就是「幃幄中心(Center of Domination)」,因此

,台灣可能曾是世界各地邦聯的「幃幄中心」。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地殼交界上的地塊,北接自庫頁島一連

串南北向的弧形列島,南接東南亞的海洋諸島嶼。這些南北向和東

西向島鏈中,台灣位於南北向諸列島的中間,並且分隔了東海與南

海,又為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交叉點,與大陸極為接近,地理位置至

為優越,是世界海上航線的樞紐。中國與台灣早有貿易往來,而將

許多中國文物透過台灣商人,由玻里尼西亞人傳送到世界各地,顯

示台灣在古代對全世界擁有「帷幄中心」的地位,即現代用語「營

運中心」。

台灣至少有仍遺留許多古文明遺跡,陸上有百餘座人工地洞、七星

山金字塔及其他巨石文明,海底有十字城牆、石牆、石屋及海底金

字塔等,說明古代台灣確實有輝煌的歷史。

台灣史學家曹永和院士曾說,從地理史觀的角度來看,台灣是全球

島嶼世界的一個中心,這個優勢條件,在上古時代早已存在。顯示

台灣有可能曾為世界各地邦聯的「營運中心」。只是從新石器時代

以後,中國的鎖國政策,台灣逐漸沒落而失去原有的地位,以至被

後人忘卻。倘若政府能致力於台灣古文明的發掘,將會如二十世紀

初地中海的克里特島一樣,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島,被發現古文明後

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重鎮。

*本文詳細資料請參閱台灣飛碟學會出版的《台灣-人類文明原鄉

》一書。

註:(資料來源)

1.魏聚賢著,《中國人發現美洲》,說文書局,1982年3月。

2.卡爾登.海士、湯姆.蒙著《世界史.上古篇》,世界書局編譯

出版,1959年10月。

3.何顯榮、林勝義著,《台灣-人類文明原鄉》P.97,台灣飛碟學

研究會,2001年9月。

4. Blust, Robert. Austronesian culture history: 

Some Linguistic inference andtheir relations to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World Archaeology, 8, 1976.

5.Bellwood, Peter.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6.伊能嘉矩著,《臺灣文化志》上卷,P.25~P.28,台灣省文獻委

員會,1991。

7.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台灣小史》P.13~P.16,武陵出版

公司,1991年8月。

8.衛聚賢著,《蝙蝠洞考古與台灣山胞》,P.295~P.311,台灣省

新竹社會教育館,1979年7月。

9.林朝棨著,〈台灣凱達格蘭族之礦業〉《台灣礦業》第十七卷

第二、三期,P.37~P.57,台灣礦業雜誌,1965年3月、11月。

10.安倍明義著,《台灣地名研究》P.112,武陵出版公司,1998。

11.鄭舜功(明代日本國新安郡人)撰,〈窮河話海卷一「地脈」〉

及〈桴海圖經卷二〉《日本一鑑》,線裝繕寫本,現存於中央研究

院傅斯年圖書館。

作者:本會顧問/台灣古文明研究室 何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