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碟新聞報導資料記錄庫查詢

新聞資料來源與技術備份
連結懷舊台灣飛碟網站 →
#台灣飛碟報導歷史資料庫紀錄備份
update: 2024/5/14
更新日期: 2024/5/14
origin: 2010/06/29

琉璃廠窯 埋有多少今古謎團

成都地理發現   最近數月,市民李先生驚奇地發現古玩市場上集中出現了一批出自琉璃廠窯的瓷片,而在他的記憶中,成都老琉璃廠在古代曾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民窯。眼看著周圍逐漸蓋起高樓,李先生和朋友都十分擔心,如果這一片古窯址永埋地下,那古陶瓷圈內一些對琉璃廠窯的疑問就永遠找不到答案了……   發現了線索   最近數月古玩市場上集中出現的唐代瓷器殘片,據陳先生初步判斷,都是出自成都的古琉璃廠窯。而琉璃廠窯由于還沒有進行過正式發掘,所以權威的資料相對較少。李先生找到賣貨人層層追問,最終證實了自己的判斷,這些唐代瓷片確實出自琉璃廠窯窯址,並且還是在最近才挖的。窯址就在成都的東面,李先生趕緊找來自己的朋友,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符副會長一起,于本月16號驅車前往琉璃廠窯窯址。   報告考古隊   在成都東面的老成仁路附近,車子左拐右拐來到了原來的老成都針織廠所在地,如今的廠房早就不在了,通過敞開的一堵磚墻,一大片空地上雜草叢生,地上赫然出現了好幾個被挖開的大坑,坑口周圍的泥土中滿是碎瓷片,而在近一米深的大坑裏,碎瓷片更是數不勝數。   走進空地深處,地面上依稀可以看到畫有白線,原來這裏是個球場壩,斜對著球場的一個大洞周圍,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碎瓷片,除了壺嘴、壺蓋、瓶、爐、罐等各種殘片外,還有不少燒制用的工具。從器物的造型和裝飾工藝來看,李先生和符副會長都認為像是唐朝的殘片,而且器型豐富,種類很多,除了單色釉,有些瓷片上還出現了先刻再畫的刻繪技藝。據窯址現場看到的情況推斷,李先生猜測琉璃廠窯沿用的時間已超過千年,從隋唐時期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這個窯址到底有多大,是眼前的一大片空地,還是傳聞中的幾百畝甚至上千畝?腳下的土地裏是否還保存有完整的器物?當天,他們就將此事告知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  又有新發現   第一次探訪古窯址過後,李先生激動的心情一直不能平復,成都市內能有如此大規模的古代窯址,而且沿用時間這麼長,實在少見。眼看著周圍的高樓越蓋越多,他非常擔心這裏會湮沒在一幢幢高樓下,成為永遠的秘密。尤其是第一次來就意外地發現了一小片白瓷殘片,緊接著第二次來,他又發現了一塊較大的白瓷碗殘片,兩次發現讓李先生興奮不已。   提到白瓷,李先生說,能在這裏發現白瓷,確實非常意外。因為杜甫曾有詩“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但詩中提到的“大邑白瓷”窯址卻至今尚未發現,除了彭州市的磁峰窯,四川范圍內,在窯址上發現白瓷的至今還沒有。拿著手裏的白瓷碗碎片,李先生大膽地猜測,如果能進行正式的發掘,在琉璃廠窯有可能會找到“大邑白瓷”。   將正式發掘   接到符副會長的電話之後,本月20號,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的馮先成很快組織了工作人員,到窯址現場進行了勘察。據初步勘察情況來看,這個民窯主要燒造一些民間的生活用具,質量和等級上肯定比不上官窯,但具體面積有多大,還無法判斷。目前此事已經上報給相關領導,可能在近期就會對琉璃廠窯進行正式發掘。   據馮先成介紹,琉璃廠大約是從隋唐時期斷斷續續地一直使用到明末清初,在使用時間上也是比較長的,但這個窯是不是四川省境內使用時間最長的,在發掘前還不好下結論。不過琉璃廠窯的規模在當時來說是相當大的,至少都有幾十個窯同時在燒,遺憾的是沒有進行過正式發掘,資料都不是很完整。   馮先成表示,先期發掘很可能會從球場壩的廢棄物堆放地開始。前兩天曾有三個人因為擅自到窯址挖掘,被派出所擋獲。目前,工作人員已經對古窯址進行了保護,同時展開了正式挖掘前的準備工作。   謎團還很多   堆放廢棄物的場所已達幾百平方米之廣,那麼圍繞在其周圍的窯址面積到底有多大?如果漢陶和漢磚並非建窯之用,而是由琉璃廠窯燒制,那麼這個窯的始燒年代是不是又要提前?連續發現的白瓷是否就是杜甫詩中提到的“大邑白瓷”?又是否在此燒制?李先生和同樣愛好古陶瓷的朋友們對琉璃廠窯還有很多的疑問,希望這次發掘能為大家解開這些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