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飛碟新聞報導資料記錄庫查詢

新聞資料來源與技術備份
連結懷舊台灣飛碟網站 →
#台灣飛碟報導歷史資料庫紀錄備份
update: 2024/5/14
更新日期: 2024/5/14
origin: 2011/08/05

科學家稱:2012地球不可能遭到死亡之星碰撞

#p1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多年前世界末日預言者曾預言稱一顆未探測到的同伴恒星將週期性地向地球釋放彗星,像宇宙時鐘一樣週期性地導致地球物種大滅絕。目前,一位天文學家已掌握確鑿證據,並聲稱彗星或者小行星週期性變遷並不存在。   在最新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叫做“涅墨西斯”或者死亡之星的一顆黑暗同伴星體將于2012年碰撞地球,帶來毀滅性災難。像其他神秘的2012災難論,涅墨西斯假設論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支持,1984年,古生物學家提議每間隔2700萬年天外星體將對地球構成毀滅性災難。最初認為一顆褐矮星或者紅矮星在太陽系邊境破壞彗星軌道,並將彗星噴射釋放至地球方向。   “涅墨西斯”具有X行星假設——它有一顆未探測到的行星潛在碰撞地球,同時,這種假設也與古代瑪雅日曆上的預言相符。但顯然這種擔憂性完全是臆造的,瑪雅人“長期計算”的預言僅是一個日曆而已,當時並沒有任何科學工具進行計算分析。   2010年,研究人員報導稱,如果鄰近太陽系不遠的“涅墨西斯”的確存在,那麼它並不一定環繞一個2700萬年的精密運行週期。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學會快報》上,並對涅墨西斯假設論描述為“最後的棺材釘”,但研究人員仍不能解釋為什麼地球物種滅絕週期為2700萬年。   美國堪薩斯大學物理學家艾德里安-米勞特稱,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目前,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天文學會研究員哥倫-巴勒-鐘斯稱,米勞特因當不必對此感到頭疼。他發表在《皇家天文學學會月刊》的分析文章指出,所謂“涅墨西斯”星體週期性釋放彗星可能僅是一個模型,除非是經過統計學人工計算得出該結論。   鐘斯在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報導中指出,人們傾向於發現並不存在的自然現象,但不幸的是,一些確鑿的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出它的弱點。他觀測了歷史時期地球成坑比率,使用一種替代性方法評估了貝葉斯統計分析法的可能性。貝葉斯統計分析法提供了統計學的真實性檢測,該分析排除了簡單的週期性變化。相反,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在過去2.5億年前地球隕坑成坑率逐漸增大。 (責任編輯:單曉冰)